东马天后宫发展之走向天涯海角看妈祖

走向天涯海角看妈祖

古达2000万打造天后宫

 

报道:罗忆雯

摄影:罗忆雯

座落沙巴最北段,誉称“天涯海角”古达小镇,凝聚沙巴海南联合会和州政府鼎力支持,耗资2000万令吉在海拔18米高的悬崖峭壁,兴建一座具有48尺高妈祖像的天后宫,傲视天地。

这项称为“古达石码头天后宫“的大型计划,庙宇申请注册已获社团注册局批准,目前进入建设基金筹募阶段。身为筹款主力军,沙巴海南联合会副主席兼沙巴天后宫管理公会会长甲必丹孙家谦,对于这次能在海岸景观区“石码头”展开妈祖庙建设工程充满期待,冀标榜为古达旅游地标,加以融入本土文化特色,吸引国际游客。

“石码头”地势由浑然天成大片礁石组成,坐落柏柏海滩(Pantai Bak Bak),距离古达市约10公里。其独特地势成为先贤从中国南来航海迁移到早期北婆罗州的据点之一。相隔一个世纪,这个据点唤起后裔关注,承前启后和展现创意,开山辟石。

从初始构思策划、物色地段至建筑发展蓝图设计,管理会一一谨慎处理。顾及大马多元种族色彩,他们事先征询地段当地居民意见。孙家谦声称,民调显示,无论是沙巴海南联合会八个属会(亚庇、山打根、斗湖、拿篤、根地咬、古达、纳闽和保佛)和友族居民,大家对于妈祖庙计划一致乐见其成。

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学术出版委员会在秘书长黄良友的带领下,与古达海南会馆天后宫展开拜访交流,并到古达妈祖庙兴建地段考察。考察团脚踏高耸山崖,俯瞰眼前山崖下面万丈深渊和浪花,深切感受这片原生态纯净土地散发的澎湃灵气。

孙家谦也是古达市区的甲必丹,他披露,工程范围占地7.1英亩,座落在一个海拔18米的海角上,其中作为建筑特色的妈祖单面石像高48尺,由中国泉州石雕师精心打造,地基约高20尺,总共90多尺,背山面海,居高临下,非常壮观。

 

海外募资打响名堂

进一步推广妈祖文化精髓,撇开虚有其表,务必透过史料丰富内涵,在蓝图设计中,纳入妈祖文物馆的建设。它扮演重要说书人角色,给大众解读妈祖生平事迹。

他说,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祖庙支持这项概念,允诺提供相关资料做文物展览。另外,设有素食馆和园艺田地,让游客全情投入妈祖庙一日游。

与此同时,庙宇外围或融入东马原始森林概念,在海面建筑吊桥供游客徒步进入庙宇。

古达妈祖庙未建先红,孙家谦表示,前朝政府过去三次一共拨款60万令吉资助,而当今政府将在今年10月份表态宣布下文。

他也说,新加坡海南会馆领导层伸出橄榄枝,答应协助牵引沙巴天后宫管理会到中国、台湾和澳门与当地善信结缘,发动大型筹募活动。

通过海外募集,有效打响古达妈祖庙名堂,间接吸引外国人瞩目。孙家谦认为,海外妈祖庙组织庞大,人力物资雄厚,基于海外信徒达到饱和度,相关庙宇管理层可以考虑往国外延伸发展,辅助东南亚小规模妈祖庙宇成长,传播中华文化。

“海外善信募捐,都乐意来古达妈祖庙膜拜祈福,顺道逗留东马游山玩水。大家窥见潜在旅游商机,因为我们将古达妈祖庙周围环境发展注入休闲元素,打造成度假景点。”

 

三次掷茭定方位

古达妈祖庙属沙巴天后宫和沙巴海南联合会总会共同管理。经过协商,庙宇地段管理纳属沙巴天后宫,至于停车场和园艺范围则归沙巴海南联合总会。如此安排用意,避免引发土地拥有权争议课题。

当初沙巴天后宫管理会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海岸区域兴建庙宇,顺利获批一片保留地供发展。沙巴天后宫管理会因此携带三份建筑蓝图设计,远赴湄洲岛妈祖祖庙寻求,以古老问卦形式掷茭,祈求神明给指示。

第一和第二张蓝图设计,妈祖像方位分别朝向古达和东西方,掷茭杯结果显示却不得已。当呈上第三张方位朝向苏禄海的蓝图,即得到肯定回应,妈祖石像方位从此确认下来。

按照诠释,妈祖像朝向苏禄海,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寓意威灵显赫,守护沙巴子民心中古达。

如今尘埃落定,兴建妈祖庙计划势在必行,只待蓝图细节做少许修改,预料很快进入工程招标程序。当地人频频追问孙家谦,何时竣工,大家都在摩拳擦掌,期盼遭世人遗忘的沙巴旧首府古达,再次风云迭起。

从海滩远眺山崖上的古达妈祖庙方位,澎湃心情涌上心头。

石码头坐落在柏柏海滩。

 

州政府批准发出保留地7.1英亩地段,兴建古达妈祖庙。

孙家谦:我们将古达妈祖庙周围环境发展注入休闲元素,打造成度假景点。